当前,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算力中心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发布《算力中心创新融资研究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驱动智能算力发展,智算中心规模跃阶式发展,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告》总结了我国智算中心的融资形式。在智算中心发展的初期,市县级智算中心以百卡规模起步,地方政府秉持“小步快跑,不断尝试”的原则,积极推动百卡集群小规模智算中心的落地,如南京、武汉等地率先探索建立从几十P至百P规模的智算中心,以满足数字政务需求,投资规模在数亿元。千卡集群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的智算中心,运营商出租算力和大型央国企自用算力,例如工行、招行、深交所等建设千卡集群算力中心,规模在百P到千P之间,投资规模在十几亿元。随着调度技术的成熟和AI技术的广泛应用,智算中心步入万卡及十万卡集群,投资规模在数十亿甚至百亿级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智算中心的融资,《报告》认为,金融机构应面向算力中心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助力算力中心行业良性发展。以终为始,关注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应主动前置服务,以算力中心资产开发运营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为着眼点适配不同的金融工具,以实现底层资产良性循环、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为最终目标,做好全局金融产品的统筹安排与规划。金融机构在为算力中心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除财务估值、风险控制等评判维度以外,还应考虑绿色减排、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引导和鼓励算力中心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算力中心企业需根据资产阶段选择融资工具,在项目开发阶段,可以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引入风险资本,补充资本金并灵活设计融资结构;在项目进入稳定运营期,可发行持有型不动产ABS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融资杠杆,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和产品流动性;在项目成熟阶段,可发行公募REITs,吸引长期资本,实现资产价值回收。 (作者:子千)
【责任编辑:朱家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