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向智向新!福建传统产业逐新潮

2025月08月21日 77154

  新华社福州8月21日电 题:向智向新!福建传统产业逐新潮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向智向新!福建传统产业逐新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董建国、周义、王雨萧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向智向新!福建传统产业逐新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枚小面包是如何踏上“智慧之旅”的?一双鞋能玩出什么新花样?近期,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在福建泉州和莆田等地调研观察到,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应势而动、向智向新,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当记者来到位于泉州晋江的福建盼盼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一股浓郁的面包香扑鼻而来。从薯片起家,盼盼食品持续深耕休闲食品产业,如今已成长为年营收超8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

  在和面车间,智能电子秤将牛奶、鸡蛋、面粉等原料配比精确到克,由智能投料系统送进揉面机。面团揉好后,由多功能成型一体机将其分切成型、回盘、放入托盘,再准确落入模具。随后,面坯被传送到醒发室,经过90分钟标准发酵后,进入隧道式烤炉进行烘烤。

  这样行云流水的生产场景是如何实现的?这一切都源于公司的一场智能技术变革。

  2023年,盼盼食品对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把食品加工从传统的粗放式生产向精细、标准和自动化方向升级。“和面、成型、醒发、烘烤等七道工序都融入了智能技术的运用。”盼盼食品生产副厂长陆小君介绍,技术人员能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温湿度、产量等数据,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智能技术的利用,让生产全流程即视可控,同样让高标准生产变得可复制。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传统休闲食品企业转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盼盼食品集团董事长蔡金垵说。

  在晋江,除了食品加工产业,运动鞋、纺织服装等产业也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锚定主业不停步,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是许多国际知名运动鞋品牌的供货商,常年专注鞋面生产。信泰公司智慧车间内,机器轰鸣,全自动电脑针织横机满产运行。公司总裁办副主任许剑飞说:“以飞织工艺为例,电脑一键下达编织指令,机器自动拉线成布,一名工人能够同时管理10多台机器。”

  如今,信泰不再做纯粹代工,而是深度参与客户产品研发,成为产业链创新重要一环。许剑飞说,完整的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大大增强了客户黏性。

  一双鞋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在福建莆田双驰科技定制工厂店,消费者只需脱下鞋袜、站上专用设备,等待15秒,面前的屏幕便会显示足长、足宽、足弓高度等多维脚型数据。

  8月19日,消费者在福建莆田双驰科技定制工厂店体验脚型数据采集设备。 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福建双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古玮明告诉记者,基于这些数据,AI将为消费者匹配适合的鞋楦和鞋垫,消费者随后可自主选择花色和图案。下单后,工厂内的智能化流水生产线随即启动。最快仅需两个多小时,一双私人订制的新鞋即可打包带走。

  “我们引进了全智能化飞织机、智能成型一体化生产线,实现裁断、刷胶、成鞋整理包装一体化,能快速提高生产效率。”古玮明说。

  8月19日,工人在福建莆田双驰科技定制工厂店的智能工厂作业。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如今,莆田市拥有制鞋及鞋材企业超过4200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品牌创新”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大力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激发出新的活力。

  “传统贴牌代工的模式下,一双鞋的利润大概是5%,而个性化定制的鞋利润能达到10%以上。”双驰公司副总裁朱益真说,目前工厂一年能卖出十万双个性化定制鞋。

  随着鞋服产业的“智转数改”,新模式、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莆田鞋正撕掉“高仿”的标签,实现向高端产品的转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