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新:机制改革与风控护航 书写现代企业制度“新答卷”

2025月11月25日 68852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冲刺收官的关键时期,中国国新以多元板块协同发力、多项机制系统集成,走出了一条具有央企特色的现代企业治理之路。从深度激活人才与组织的“三能机制”,到贯穿业务全链条的风控体系,一场静水深流的系统性变革推动企业迸发出强劲的内生动力。截至2025年10月底,公司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整体完成率约98%。

中国国新:机制改革与风控护航 书写现代企业制度“新答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国新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到强化创新驱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奋力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国新董事长徐思伟表示。

  市场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中国国新在用人机制、激励约束、业务协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突破性探索。

  在人才选用方面,国新资本实施“双谈”招聘机制,以契约精神筑牢用工基础。“我们是带着考核目标谈待遇、拿着契约协议谈机制,确保招就招对人,让合适的‘补票’、不合适的‘下车’。”国新资本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则鹏表示。

  大公国际则在管理人员“下、减、出”上持续发力,上半年实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职级上调12人次、下调14人次,薪酬上调41人次、下调32人次,真正实现以绩效为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国新证券树立“以业绩论英雄、向市场要答案”的鲜明导向,强化“全考核、真考核、严考核”的氛围,不断完善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是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国新基金探索实施跟投捆绑、运营捆绑、退出收益捆绑等激励约束机制,将团队与出资人紧密联结为“事业共同体”,有效解决了风险与收益不匹配的问题。国新资本则推行“一企一策略、一岗一契约、一人一张表”的精准考核模式。“我们区分效益型、功能型等四类企业,分类设置考核指标。企业间因业绩差异、贡献差异,员工人均工资差异明显,一线经营骨干可通过超额业绩挣出双倍工资。”郑则鹏表示。

  在夯实内部管理的基础上,业务协同的创新同样值得关注。国新证券一方面建立业务协同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市场拓展“共进”,客户维护“共建”,盈利创收“共兴”;另一方面树立平台化思维,通过联合出海和借助外力相结合,打造“全业务链协同+开放合作”的服务模式。这些举措不仅释放了协同效应,更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客户黏性。

  以市场化为主线,中国国新的机制改革正重塑企业的发展生态。

  筑牢高质量发展防火墙

  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国新基金建立了贯穿投资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控体系,设计并实行了“前中台部门平行作业”“中介机构用聘分离”“项目投资偏离度考核”等多项机制,确保各项管控措施落地,实现风险“可控、在控、能控”。通过将国资监管要求、内部管理制度嵌入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国新资本始终保持“归零”心态,构建了“12345”“五横四纵”等风险防范工作体系,形成了包含128项制度、68项工作流程和52项制式模板的标准化风控合规工作机制。

  科技赋能让风控更“聪明”。国新健康联合中国国新法律风控部全自研“云章”股权投资项目法律合规智能审查系统,独创五大AI智能体,覆盖从尽调审查到报告生成的全流程,助力加强投资业务穿透式管理。“‘云章’系统是构建央企智能监管新模式的创新实践,既提升央企投资项目合规质效,也为加强穿透式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国新总法律顾问、国新健康董事长李永华表示,该系统不仅帮助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控体系,更契合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为深化产业协同、提升运营效能打牢基础。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市场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以风险防控护航行稳致远……中国国新通过多元化的运营实践,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写下了鲜活注脚,随着改革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将更加成熟定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