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枢纽”,技术交易市场如何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日前,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接受了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他认为,科技服务业大有可为,“技术交易的核心在于权属清晰、估值精准、流通顺畅,我们希望加强确权、估值、交易全流程服务体系建设,让科技创新成果价值得到公正体现,更好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概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场内交易年内有望突破千亿元
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是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颜明峰告诉记者,2020年10月,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截至目前,其进场技术交易额已达到760亿元左右,进场的技术成果数超过13000项,主要分布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先进制造等领域,与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科创资源禀赋密切相关。
“随着整个社会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以及全国技术要素交易市场的大力建设,未来场内技术交易量还会有质的飞跃。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上海技术交易所场内技术交易额能够突破1000亿元。”颜明峰说。
他坦言,相对于场外交易,技术交易场内交易量还很小,“技术交易本身是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在底层的登记体系、权属体系尚未完全真正建立的情况下,场内交易市场的规模放大有一定难度,下一步,如果我们能够完善技术要素市场的确权体系,场内技术要素市场一定能实现较大飞跃。”
颜明峰表示,上海技术交易所汇聚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成果资源主体和众多转化服务机构,力图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事实上,不同科技成果的主体有不同的诉求,比如企业关注的是效率,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往往更关注合规,我们会根据不同科技创新主体以及技术成熟的不同阶段、应用场景等特性,设计不同的交易产品,目标是提升交易的成功率,让科技成果转化得更顺畅。”
他透露,目前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在推进“微短剧专板”建设,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对微短剧涉及到的版权进行确权,融入整个微短剧的出品、发行、运营体系,“先要解决确权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市场化价值发现机制实现微短剧版权增值,其交易规模甚至将可能超过电影市场。”颜明峰告诉记者。
确权和估值是关键
谈及技术交易转化的痛点难点,颜明峰强调,确权和评估是难点也是关键点。“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项技术或者一项知识产权的权属,确权是为了之后能维护权利、保障权利,因此也要厘清权利的边界,这样才能降低此后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确权之后,技术的价值评估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颜明峰解释称:“这是因为关于技术交易的历史数据并不完备,不像房地产交易市场,有过往的、周边的交易数据可以作为支撑。但技术交易领域是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整体交易数据还不透明,无法形成底层的统一支撑。”
他介绍,上海技术交易所在综合司法案例、专利交易以及投融资市场数据等基础上,希望能形成公共的技术交易数据平台,从而能支撑上层的技术估值体系。
即便有数据层面的支撑和参考,给一项前沿技术成果定价也不容易。“技术的估值不能只依赖单一维度。”颜明峰强调,“我们会综合考虑数据、模型、场景、程序等多个维度,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就拿场景来看,同一项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价值可能完全不同,“类似于一杯水,在沙漠里比在城市里更贵,我们要找到技术真正的市场价值。”颜明峰说。
今年1月,上海技术交易所通过“一价两证”服务,助力上海银行完成了上海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业务。这项业务将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在研管线作为核心技术资产,通过技术交易所的价值赋能,实现了“知产”变“资产”。
记者了解到,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是一家专注于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为中重度肝病患者提供创新的细胞治疗解决方案。上海技术交易所生物医药专板团队通过对企业核心团队、市场、技术、风险等维度进行全方位考量,为企业在研管线提供了科学公允的价值分析,助力银行深度了解企业核心资产,形成“一价”;通过上海技术交易所“技术权益登记”和“质押登记”功能,为银行授信提供确权和质押佐证,解决了生物医药企业技术资产权益认定问题,形成“两证”。最终,赛立维生物通过“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成功获得银行授信。
颜明峰表示,技术交易场所应做好技术端与资本端的链接工作,尤其是通过科技成果评估评价,为金融机构投资科创企业提供支撑。他介绍,像这样的生物医药企业在研管线质押融资今年上半年已经做了3单,在走流程的还有10单左右,单笔质押融资规模在1000万元到3000万元之间,有效解决了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资金需求。
发展壮大技术要素市场
技术要素市场是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并列的“五大要素市场”之一,在颜明峰看来,“技术交易市场越活跃,早期的技术投入也就越有保障。”
他认为,加强技术交易场所建设和发展是建设完善技术要素市场的关键一环。通过技术交易场所这一重要功能平台建设,夯实技术交易服务功能,汇聚技术成果资源,链接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相关方,打通区域市场堵点,广泛服务于市场各方,能够促进技术成果的交易和转化。
“技术交易场所是我国特有的制度设计,通过技术交易场所平台建立起‘确权’‘确价’及市场交易体系,有利于推动实现我国科技成果管理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颜明峰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有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三个技术交易平台尚未完成互联互通。颜明峰表示,技术要素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和配置的需求越来越高,但目前技术市场存在的主要障碍包括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准入限制和规则不统一、支撑服务和配套政策不够完备等问题,未来应加快完善技术交易全国统一市场建设。
颜明峰还指出,目前从事技术交易的人才相对稀缺,懂技术、懂产业、懂资本、懂法律的交叉学科优秀技术经理人供给不足,这一方面需要加快人才培养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统一的数字化底层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服务业基础设施投入,从而降低对个体的要求,让更多人能够从事技术交易、科技服务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