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李梦扬)近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联影智能主办的分论坛“技术无疆,全球共济:医疗健康如何同绘共生式未来”在上海召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次论坛邀请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魏兰,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曦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亚利德多·弗朗基等产、研、医、投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医疗AI的普惠路径,探寻构建全球健康共生未来的答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8年起,我们与联影作为攻坚克癌的产医搭档,在精准放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相继诞生在线自适应放疗、转移瘤AI等重要成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称“中大肿瘤”)副院长孙颖在主旨论坛上表示,“历经一年多联合攻关,研发出脑转移瘤病灶智能检出、自动显示病灶信息、自动生成影像所见的AI应用。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推出骨转移瘤的AI应用。目前,这两套AI系统分别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应用,标志着该方案从中大肿瘤走向全国,让更多肿瘤患者能够享受到更高效、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在论坛现场,一场真实的人机协同挑战激烈上演。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简称“中山医院”)放射科主任兼放射诊断科主任曾蒙苏带队,3名医生在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辅助下完成影像诊断与报告撰写,另3名医生则凭经验应战。
在现场的3例病例中,智能体在复杂病例诊断上展现出较强优势。无AI辅助组医生的鼠标在影像上一点点拖动,需逐行排查每一个断层影像,并手动撰写报告,花费8分钟完成影像诊断和报告撰写工作,而有AI辅助组医生借助智能体,一键就检出肺结节、冠脉钙化等胸部异常,医生仅需要逐一核实诊断即可生成报告,整体效率提升25%。
“这场比赛并非‘人机对立’,而是对‘人机协同’的深度探索。”曾蒙苏表示。
据介绍,2024年初,中山医院放射科与联影智能共同将胸部平扫CT确定为首个一扫多查应用场景,锁定73种胸部异常作为目标病种,共收集40多万胸部CT影像数据。
“以前通常是一个疾病一个模型,随着模型技术演进,现在一个模型能识别三维影像中多种常见疾病。这得益于Transformer技术自动学习共性,并且多模态技术(如CLICK)能对齐图文信息,有利于快速生成影像报告。”联影智能联合创始人、联席CEO沈定刚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是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的首次实战‘大考’,既是信任,也是对产品性能的全面考验。”联影智能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周翔表示,“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携手中山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联合研发腹部、脑部等全身多个部位一扫多查智能体,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强大的智能辅助。”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深耕积淀,联影智能已成功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其中13款AI应用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证,15款AI应用通过美国FDA认证,31款AI应用获欧盟CE认证,居全球获欧盟CE认证的AI应用总数首位。“医院愿意为有价值的产品付费,我们可以帮助医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从而帮助医院提质提效。我认为产品推广的核心不在于收费,而在于给临床带来实用价值。”周翔告诉记者。展望未来,周翔表示,联影智能将持续推动医疗AI创新落地,向世界级数智医疗创新引领者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