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近日,在长三角年度最大数据产业供需对接大会上,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湖雪”)作为传统丝绸企业代表,通过数据交易盘活百年纹样文化IP、打造国潮新品的实践,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样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曾几何时,太湖雪面临传统丝绸企业的共性难题——客群结构老化、产品同质化严重。“此前到店消费者多为五六十岁本地市民,年轻客群对传统丝绸的认知仍停留在‘长辈礼品’层面。”太湖雪副总经理代艳坦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机始于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伴随国潮消费趋势升温,太湖雪将目光投向文化数据资源:通过IP授权与数据交易模式,从苏州丝绸博物馆获取20余组百年纹样数据,涵盖清代缂丝、民国花罗等传统工艺图案的数字化档案。“这些纹样不是简单的图片,而是包含色彩参数、纹样结构、文化寓意的结构化数据,可直接用于产品设计与工艺落地。”太湖雪设计总监孙宝玉表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的注入让设计端焕发新生。依托纹样数据库,太湖雪组建专项研发团队,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结合——例如将“缠枝莲”纹样简化适配眼罩尺寸,用“云纹”元素设计领带提花图案。据介绍,目前企业每月新增国潮单品近10个,覆盖丝巾、家居饰品、服饰等多个品类,年轻客群占比从转型前的不足20%提升至45%以上。
在南京举办的数据产业供需对接大会上,太湖雪的身影格外引人关注——不同于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技术型数据需求,这家丝绸企业的“数据合伙人”诉求,聚焦于“文化数据+消费数据”的融合应用。
这一实践背后,是数据要素对传统制造“产-销”链路的重构。江苏省数据局副局长王万军在大会上披露,本次大会促成90笔数据交易,总金额超9亿元,“企业愿为优质数据买单,正是因为数据能让生产更精准、市场响应更快速”。而太湖雪的探索,更证明文化类数据与消费类数据的协同,能为传统非遗产业打开“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双提升的空间。
随着数据应用的深入,太湖雪的数字化转型已从产品设计延伸至全产业链。据企业透露,下一步将联合数据服务商构建“消费者画像-产品研发-柔性生产”的数据闭环:通过分析用户购买行为数据优化产品库存结构,利用纹样使用频次数据指导面料采购,甚至计划引入AI设计工具,基于用户需求数据自动生成定制化纹样方案。
这一规划与国家数据战略高度契合。国家数据局近期明确,将加快推出数据产权制度,加大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应用场景供给,江苏、浙江等7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正加速落地。在此背景下,太湖雪的实践为传统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无需颠覆原有生产体系,只需通过数据要素的“嫁接”,就能让百年工艺在数字时代重获生命力。
“数据不是一次性的设计素材,而是持续驱动增长的‘新能源’。”太湖雪副总经理代艳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丝绸文化数据资产,探索与文旅、文创等领域的数据合作,让传统丝绸从“日用品”升级为承载文化价值的数据化消费品。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这家老牌丝绸企业正以数据为针,织就传统产业转型的新图景。

